中鐵十二局參建寶中鐵路安國鎮至中衛段擴能改造工程開工建設
固原訊(丁明明)12月31日,中鐵十二局參建的寶中鐵路安國鎮至中衛段擴能改造工程開工建設,為加快陜甘寧互聯互通,完善亞歐大陸橋鐵路運輸網絡,推進“一帶一路”倡議提供重要運力支撐。
開工儀式現場(高鵬飛 攝)
寶中鐵路安國鎮至中衛段擴能改造工程正線全長約246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全線共設11座車站,是我國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和“十四五”規劃的重大工程之一,同時也是寧夏城際鐵路網和黃河流域現代化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鐵十二局承建寶中鐵路安國鎮至中衛段擴能改造工程1標段約21.2公里建設任務,主要工程包括2座隧道、5座橋梁、簡支T梁運架45孔,以及涵洞、路基等工程。同時,承擔線路32公里無砟道床、2.7公里站場鋪軌,以及線路改造等工程,負責線路16.9萬塊預制彈性支撐塊生產加工。
項目團隊負責施工建設的寶中鐵路東六盤山隧道及彭陽隧道均為一級高風險隧道,地質環境復雜,建設難度較大。其中,東六盤山隧道全長13330米,為全線最長隧道,位于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及彭陽縣,隧道最大埋深約300米,Ⅳ級圍巖占比達79%,地質環境較為復雜。
彭陽隧道全長2918米,最大埋深達137米,其中Ⅴ級圍巖、Ⅵ級圍巖占比達90%,隧道穿越富水弱成巖地段,地質環境較為罕見,設計為雙側壁導坑法施工,計劃采取地表降水+超前中管棚+超前密排小導管+徑向注漿模式建設,確保隧道安全平穩掘進。
寶中鐵路安國鎮至中衛段擴能改造工程建成后,將與既有包蘭鐵路互聯互通,實現銀川至固原動車直達,有力提升寧夏回族自治區路網運輸能力,進一步解決區域運輸瓶頸,提升客貨運輸能力,成為“一帶一路”西北通道上的重要交通大動脈。